如今我们观看抗战影视剧,一定会见到影视剧中我*有一习惯,那就是我*士兵喜欢在小腿上绑上布条,一层又一层的看起来绑的非常结实。当时的士兵把这种东西叫做绑腿。
绑腿在中国存在已久,可以说是前辈们留下的非常有用的经验。一般来说,就是用布条,绕着小腿一层又一层的将小腿肌肉完全绑结实,士兵看起来非常的精神。绑腿的制作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一般用10厘米宽,1.5—2米长的布条,从鞋帮开始绕脚腿平裹,每一圈或两圈可将绑腿翻面。
实际上士兵绑腿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更大的用处。在抗战时期,我*装备较差,部队行*基本上就是靠着两条腿。这对士兵的体能要求就非常高,但是体能再好的人,长时间行走也会出现小腿酸痛,疲劳的情况。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绑腿的运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绑腿主要是对小腿肌肉进行束缚,长时间的行走会让士兵的脚上和小腿出现充血肿胀,而且还非常容易引起静脉曲张。而打绑腿对小腿肌肉进行施压,让血液在压力下向上流通,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士兵长时间行走小腿疲劳的问题。
绑腿的好处远不止于此,除了可以适当的减少士兵的疲劳有助于行*之外,还可以防止在作战过程中蚊虫的叮咬。一般来说,在山地丛林作战,士兵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蚊虫叮咬的困扰。如果遇到有*的蚊虫,那就更糟糕了。
绑腿可以在小腿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保护层,有效的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如果碰到队友受伤了,绑腿更可以直接卸下来,找几根木棍做一个简易的担架,带着队友离开战场。
既然绑腿好处这么多,那为什么如今各国的*队中都见不到了?
抗战时期的战场,对士兵造成伤害的主要就是枪弹和弹片。但是现代战争的武器早已经更新换代很多辈了。以燃烧弹为例,如果士兵不小心被燃烧弹烧到,在战场上几乎是没有可能找到灭火装置的。这个时候唯一可以自救的方式就是快速的将燃烧的衣物脱掉。
其他衣物还好一点,但是绑腿因为绑的时候操作繁琐,所以想要快速的脱掉几乎是不可能。这也就造成了战场上很多无谓的伤亡。这就是绑腿消失原因。
如今世界各国的*队主要以*靴来代替绑腿,这样既保留了绑腿的作用,又解决了绑腿不易脱下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