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43253.html?*帝内经75集全(视频)
?艾灸常用种症状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
?中老年养身保健手册
五个叶子商城
一年之灸看三伏
众所周知,三伏是调养身体的*金时段,此时保健,效果数倍于平日,甚至很多沉疴痼疾也能因此痊愈。
这是因为: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此时,人体气血充盈,皮肤毛孔张开,利于药物吸收。若能趁机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就能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三伏灸正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三伏保健疗法。它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调”、“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为人体温经散寒、补虚助阳、行气活血,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显著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三伏之灸看伏前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30或40天,其中,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10天。
在初伏、中伏、末伏这3个阶段艾灸,固然可以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一点:沉疴痼疾要想彻底治愈,必须制定详细的灸疗计划,这是一个连续巩固的过程,频次是疗效的前提。
说白了,三伏时间跨度大,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仅仅艾灸三五次就想出效果是不现实的,必须系统艾灸!
如何做到“系统艾灸”呢?
除了初伏、中伏、末伏这3个阶段,三伏的“首尾”也很重要——“首”就是伏前灸,“尾”就是伏后灸,“首尾相连”才算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才能实现周期循环。
伏前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
小贴士:“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灸:7月1日-7月10日,共10天;
初伏灸: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灸: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灸: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伏后灸:8月20日-8月29日,共10天。
伏前灸:*不除,补不进
为什么伏前灸以排*为主要思路呢?
一则,夏季温度高,湿气重,人体阳盛于外,内里虚弱,脏腑极易被*素侵袭。而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影响五脏气血的运行,继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二则,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是一年圆运动的起点,人体阴阳之气由浮转为降,气血也是如此。如果不在立秋之前把体内*素排出,等秋燥到来,燥热进入体内就会与*素发生冲撞,不仅影响循环代谢,还会影响秋冬进补。
艾灸:拔出五脏*素的终极大法!
*素为什么会瘀积五脏?就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脏腑功能需要阳气来维系,阳是一种动能,具有温煦、活跃、运行快的特点。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下降,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等)就不能及时排出,就会瘀积于五脏。
所以,针对五脏出现*素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补充阳气,阳气足则*素除。艾灸作为“天下扶阳第一方”,自然是上上之选。艾灸时,艾叶的药性可“走三阴通十二经”,通过经络循行至五脏*素瘀积处。
伏前灸的10天,气温高,天地之间阳气足,此时艾灸集“天之阳”和“地之阳”的双重威力,可将潜伏在五脏深处的*素“连根拔出”,给身体来个大清洗!
如何灸出五脏*素?
1心脏*素
典型症状:舌头溃疡、额头长痘、失眠心悸、胸闷刺痛。
建议取穴:
极泉:祛除心脏的郁火*素;
少海:清降心火,滋阴补肾;
大陵:宁心安神、合营通络、宽胸和胃;
少府:发散心火,治疗心悸、胸痛等疾病;
内关+公孙:如果舌底有青筋、唇紫、心率低,并伴有胸闷、心气虚等症状,说明心脉瘀阻,建议艾灸这两个穴位,以疏通心脉、增强心率、促进血流量。
注:“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因此拍打肘窝有助于排除心肺*素。
2肝脏*素
典型症状:指(趾)甲凹凸不平、乳腺增生或经前胀痛、情绪不稳、脸部两侧长斑。
建议取穴:
肝俞:疏肝解郁、利胆退*、理气止痛;
膻中:疏肝、理气、解郁;
渊腋:宽胸理气、通络化瘀,可缓解因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腋下肿痛等症状;
期门:疏肝、活血、化瘀;
太冲:调动肝经元气;
大敦:清肝明目;
行间:清泻肝火。
注:“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因此拍打腋窝有助于排除肝脏*素。
3脾脏*素
典型症状:面部长斑、脂肪堆积、唇周长痘或溃疡。
建议取穴:
府舍:健脾理气、散结止痛、温经活血;
商丘: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治疗下半身炎症;
中脘:加速胃部蠕动,促进消化,避免积食或*素瘀积;
足三里:促进消化、加快排*、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太白:促进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避免瘀血*素瘀积。
注:“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因此拍打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有助于排除脾脏*素。
4肺脏*素
典型症状:皮肤呈锈色或晦暗、便秘、多愁善感或容易悲伤。
建议取穴:
尺泽:被誉为“清肺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合谷:清降肺火;
鱼际:清泻肺火,清宣肺气;
少商:清除肺经湿热。
注:“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因此拍打肘窝有助于排除心肺*素(同上文心脏*素)。
5肾脏*素
典型症状:经量少或经期短或颜色暗、水肿、下颌长痘、容易疲倦。
建议取穴:
委中:肾*聚集之处,灸之可让肾*通过膀胱经排出体外;
阴谷:补肾培元、调经利尿、滋阴清热、理气止痛;
筑宾:益肾宁心、理气止痛、清热利湿、化痰安神,搭配肾俞、关元可治水肿;
涌泉:人体的“排污口”,艾灸此穴,排*效果明显。
注:“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因此拍打膝窝有助于排除肾脏*素。
精选五个叶子蕲艾产品购买↓↓↓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