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这个词我们经常听说,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
通常都是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比较分散,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理解疾病含义。
有些人发现小腿稍稍有点肿胀,就说自己静脉曲张了。
反之,有些对症状不敏感的人,腿上的青筋都已经揪成一团了,还以为自己是脂肪含量低呢!
那到底什么叫做下肢静脉曲张?可以怎样预防这种疾病呢?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这几个疑问。
01、下肢静脉曲张是什么?
为了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克服重力作用回流到心脏,人类的静脉内进化出了一种结构—静脉瓣。
静脉瓣是静脉管腔内的“单向阀门”,它能保证下肢血液只能朝着心脏的方向(自下往上)流动而不发生倒流。
但这种回流就像是爬山一样,不仅需要克服重力,还要克服静脉压,使得血液的回流就产生了极大的难度。
而长期站立者下肢静脉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02、下肢静脉曲张有哪些阶段?
在临床上,静脉曲张按照国际CEAP分级标准,可分为6个发展阶段,可概括为:扩、曲、肿、黑、破、溃。
一、毛细血管扩张期
处于C1期,此时的症状都较轻,不痛不痒,只发生了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踝部潮红等轻微表现。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工作生活繁忙的人可能会注意不到症状的出现,或者发现有了症状,觉得只是影响美观,从而大部分人不重视静脉曲张的发生。
二、静脉曲张期
处于C2期,逐渐发展成站立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浅表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时可消失,常伴有小腿酸胀乏力、沉重感等不适感。
三、水肿期
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患肢常比对侧腿粗,晨起时水肿可消退。
四、皮肤改变期
长期的静脉曲张,血液回流受到影响,导致皮肤表面血供减少,营养流失使得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有些人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五、急性溃疡期
已发展为急性溃疡,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采用普通方法已很难治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六、“老烂腿”期
静脉曲张第六期,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形成臁疮腿,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
03、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1.在工作或学习时经常抬腿,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脚垫高,适度的用热水泡泡脚,经常做一些腿部按摩等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
2、走路是预防静脉曲张较好的运动,但也要注意,老年人或者已经罹患下肢静脉曲的人如果走路过多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要突然运动过量,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运动。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3、平时不要久坐、久站,如果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避免,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
4、注意坐姿,不要跷二郎腿,经常跷二郎腿会使血液难以正常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