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中国医生》里的演员演不出中国医生,近期热热闹闹的《令人心动的offer3》自然也不能代表所有医学生。
娱乐至上,但不能娱乐至死
董明珠又双叒要退休了,这次她连接班人都找好了,正是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里的浙大毕业生——孟羽童。
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董明珠一句:“我希望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让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孟同学爆红全网的同时,也让职场类综艺成功出“圈”。
不完全统计显示,从年《令人心动的offer1》大火开始,五大卫视与四大网络视频平台“囤”的职场题材综艺节目超过30档,聚焦领域也逐渐从律师扩散到电商主播、金融从业者、广告营销等等。
今年,“综N代”《令人心动的offer》更是瞄准了医学领域,精准破防普罗大众,把医学这个被忽视已久的”领域“放到了更具流量的平台上,把医生和医学生的日常生活展示在观众的视野前。
参与节目的八位医学生,年龄有大有小,学历也是涵盖从本科刚毕业到博士后阶段,专业更是从神经内外课、肝胆胰外科、到心血管内科各不相同,三个小队伍在浙江大医院展开实习,接受不同类型的临床实践,最终没有合格通过任务的将提前结束实习,而顺利完成全部临床实践的则是获得浙医二院的最终面试资格。
相比于发offer本身,这一季只发最终面试资格,也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对从业者包括硬实力和心理能力在内的综合实力的挑剔和较为长线的职业晋升路线决定的。
毋庸置疑这档节目促进大家对医生、医学、医疗的认知,这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医院的综艺应该如何展开?这个节目播完,到底能给观众带来什么?身处其中的病人和实习医生的隐私该如何被保护呢?节目制作需要娱乐性,但医学领域敢有娱乐性吗?
奉劝各位网友可以娱乐至上,但不能娱乐至死,疫霾未散,山河尚冷,为众人拾薪者,不该使其暴露于风雪!《令人心动的offer3》代表不了所有医学生,更代表不了医学。
为众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作为一个曾经的医学生,我为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开年第一篇,标题是保护中国医生,而感到悲哀。更为《令人心动的offer3》弹幕上有很多网友问,“观察团里的陶勇是谁?”而感到难过。
陶勇的标签有很多“眼科学博士”、“SCI论文98篇”、“医院眼科的扛把子”或者较之更为响亮的“医闹受害者”。
从年1月20日下午13时55分开始,陶勇医生被迫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纪录片走向了综艺片。“失血毫升,多处骨折,神经肌肉断裂,颅脑外伤,命悬一线”成了他的新标签。
年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打击暴力杀医伤医、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
年,28个部门每年公布一次新增失信人名单。从人、人到最新公布的人,近三年来,联合惩戒机制已处理了近名“医闹”者。
年8月20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新增保障措施章节,规定禁止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师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并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维护医师执业环境。
与病痛对抗的除了医学,还有人心!
原来医者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可以从死神手中抢人;
原来医者又如此平凡,平凡到连自己都无法保护。
医学需要流量,但不需要网红
前两天,部门同事强推了一波《你是我的荣耀》,作为主要功能在于消遣,并无教化责任的甜宠剧,它可观的流量冲崩了腾讯视频的同时,还带领了一票观众进一步了解到很多职业隐藏的现实和无奈。
剧中有一个颇具争议的片段:
女主直言不讳地向男主恩师指出,航天所用理想和情怀来代偿实际的金钱报酬,是对科研人才的道德绑架之后。
被她维护的男主并没有感激,反而因为她对恩师的不尊重指责她的明星身份“吃尽了社会红利,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至此,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是鲜明的阶级落差。
女主愤而离开,开始思考男主的话。
但当她向经纪人吐露自己的反思时,得到的却是经纪人的搪塞,她振振有词地告诉女主:“你不拿这个钱,总会有别人拿,这就是现实,我们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对得起这份钱就行了。”
这一段对话,堪称精准地踩在了大部分人的“痛点”上。
—反正环境就是这样,为什么要我来反思,我来承担呢?
这种拒绝深刻,自我开脱的心理,简直是许多人内心的隐秘心声。
就好像看到知乎上有人问——是不是医学也需要网红?所以才有了的《令人心动的offer3》呢?
其实想举个例子回答一下。
假如现在钟南山和XX要移民美国,你猜国家会极力挽留谁?美国会极力拉拢谁?
假如某院士和XX生病了,国家领导人会去探望谁?
茫茫人海之中,不是你我皆为蝼蚁,而是有人负重前行,默默的守护起这片星辰大海。
医生的生活,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寻常又琐碎!
有的是「中国医生买房记:53岁终于买到人生第一套房」;
有的是「开2分钱处方治好病人过敏,网友大赞中国好医生」;
有的是「连续值班36小时上10台手术,患者度过危险」;
有的是「患者今日病情平稳,无诉特殊不适,治疗同前,继观」;
更多的可能是小腿后侧的静脉曲张和那间再熟悉不过的值班房。
滴水穿石,挑动早已脆弱疲惫的神经;没有暴风骤雨,只有悄无声息的崩溃过后,仍要面对的一地鸡毛。
疫情期间,小编牢牢地记住了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一段话:
“第一批人实在太累了,我们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