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吕艺真姚颖康通讯员张丹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争相涌入杭州,成为用“奋斗”书写城市历史的杭州人,为这座风景秀丽的创新之城注入新活力。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推出《奋斗者说》栏目,记录杭州人在这座城市创业、奋斗的故事;也通过他们的青春与梦想,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印记。
陈宗耀,西湖景区公安分局岳庙派出所民警。年开始他坚守断桥,13年如一日,用热忱、专业和拼劲,赋予了“驻守”两字更多的生命力和内涵。他助人无数,更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景点秩序上硕果累累,被人亲切地称作“断桥大白”。工作以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组织和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陈宗耀
八月初,西湖景区公安分局评选优秀军转干部,陈宗耀位列其中。这份荣誉,陈宗耀受之无愧。因为在断桥13年,他对岗位的热爱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还记得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萌神“大白”吗?健壮的体格、温暖的笑容,再加上一身神奇的本领,“大白”是众多影迷心中的守护型暖男。在杭州西湖边,也有个“断桥大白”,他守护的,是景区和游客的平安。
“断桥大白”名叫陈宗耀,1米65的身高,敦实的体形,面对游客咨询时,温暖贴心又热情。城管队员、清洁工、志愿者、沿街商贩,甚至到西湖边晨练的老市民,看到他都会打招呼。
虽被唤作“大白”,但陈宗耀其实并不白。
“一个夏天晒下来,能不黑吗?”陈宗耀抬头摘下警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又郑重地戴上。
从小的警察梦
化为在断桥边的13年
今年52岁的陈宗耀是宁海人,高中毕业后便应征入伍,二十年的军旅生活在他身上打上了浓重的烙印:对锻炼的执着、对任务的服从、对岗位的坚守。
年,陈宗耀在部队转业意向书上,只勾选了唯一一个单位——杭州市公安局。
原来,陈宗耀出身于一个公安世家,舅舅、弟弟、表妹都是警察。从小耳濡目染,他一直有一个警察梦。
当年11月,陈宗耀如愿分配至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岳庙派出所。
分配岗位时,陈宗耀暗自庆幸:“驻守”不就是“站岗”么?好干,当兵时“站岗”是基本功啊!
然而,真正到断桥开始执勤后,他才发现,“驻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且不说处理纠纷、物品遗失被盗、游客落水等常规警情,单是问路,就是一项巨大考验。各种地址、各种咨询,他常常被问倒,一天下来,腿酸不说,口干舌燥、喉咙嘶哑,也都是常事。
从那时起,陈宗耀重新审视起“驻守”这俩字,也开始了在外人看来枯燥,但对他而言却是挑战的探索。
从年开始至今,除了轮休的日子,陈宗耀已经在断桥值守了多个日夜。他13年如一日,平均每天在断桥卡点值守、巡逻盘查近10个小时,从不懈怠。
只要是上班的日子,陈宗耀每天5点起床,绕着里西湖跑两圈,然后洗完澡便去单位。
上班前,陈宗耀要先在腰上挂上一圈装备:对讲机、警用包、急救包、电筒、配枪……这些东西加起来,足有12斤重。
从早上8时30分到晚上10时,除了吃饭和上厕所,陈宗耀就坚守在岗位上。他的活动范围很小,不超过断桥附近米。
由于长期站立,陈宗耀的双腿出现了静脉曲张,裤腿挽起来,小腿上一道道突出的血管清晰可见。
每天枯燥的“看”和“问”
他总结出一套经验
执勤过程中,陈宗耀最常遇到的是问路。被问得多了,他还总结制作了一份《断桥服务常见问题汇总》表格。记者发现,表格详细列出了问题和标准答案,还按照问题出现的频率高低排了序。
“这里就是断桥。”这句话,陈宗耀一天要重复几百遍。
除了问路指路,丢了钱、孩子老人走散了、有人掉进湖里了,断桥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都被陈宗耀划入了自己的工作范畴。这13年来,陈宗耀从西湖里帮忙救上来的人,少说也有30多个。
3年前的一个冬夜,陈宗耀在断桥边救起了一个轻生的女孩,一直做她的思想工作。凌晨3点,陈宗耀把终于打消了轻生念头的女孩送回了家。“她到现在还经常给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