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年纪轻轻就口齿不清肝功异常医生这病可
TUhjnbcbe - 2025/3/12 9:31:00

突如其来的疫情

让高三学子们经历了有史以来

最长的寒假

随着比原计划略微推迟的

人生中最重要的那场考试

落下帷幕

有人忙着赶趟的同学聚会

有人却不得不在医院

医院最近接诊了两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子,他们都声称自己得了一种“怪病”:

吃不香,皮肤莫名其妙变黑,走路姿势也出现异常……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这种病还会让他们的手不停抖动,连笔都捏不太稳,导致今年高考都未能正常发挥,可能面临着复读……

他们所谓的“怪病”叫做“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据介绍——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食物中的铜被人体摄入后,经过肠道吸收入血,再被运输到肝脏。95%的铜能够与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铜蓝蛋白,在人体中发挥作用;最终,顺利通过胆汁、尿和汗液排出。

但若铜在人体内的代谢出了问题,肝豆状核变性就登场了。

当致病基因ATP7B发生突变,就会导致人体出现排铜功能障碍,无法将吸收进来的铜从身体里排出去,久而久之,铜就会沉积在身体的肝、脑、肾、角膜等处,造成相应器官的损害,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异常表现。

这种病好发于青少年,大多分布在5—35岁,也有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和上了年纪的老年患者。这种病社会认知度低,很容易被误诊。

肝豆状核变性有哪些典型症状?

陈医生介绍,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和肝脏损害症状为主,少数患者可有其他表现。

当铜沉积在肝脏,会出现食欲减退、肝硬化、肝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

铜沉积在脑,会出现手脚抖动、口齿不清、行走姿势异常,甚至精神行为异常;

沉积在角膜处,患者的角膜和巩膜交界处会出现绿褐色或金褐色的色素环,医学上称之为K-F环,角膜色素环是本病的重要体征;

铜离子沉积在肾脏,则可能出现肾性糖尿、微量蛋白尿和氨基酸尿,进而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铜在皮下的沉积还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

当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专业的医生会结合病史特点、体格检查,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做出疾病诊断。

注意了!这是一种可遗传性疾病

重点是早发现、早诊断

陈医生指出,该病虽然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同时也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即使是症状前期患者也需要及早治疗。

陈医生指出,肝豆状核变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及手术治疗,同时,在生活中最好进行饮食管理:

尽量选择低铜饮食

如瘦肉、精白米、面、藕、萝卜、白菜、苹果、桃子等。

应尽量避免食用含铜多的食物

如小米、荞麦面、糙米、豆类、坚果类、薯类、菠菜、茄子、南瓜、蕈类、菌藻类、干菜类、干果类、软体动物、贝类、螺类、虾蟹类、动物的肝脏和血、巧克力、可可。

还有某些中药,如龙骨、牡蛎、蜈蚣、全蝎等;

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能促进尿铜的排泄

适量的饮食高蛋白食物,可摄取优质蛋白,为机体提供氨基酸。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这些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真相陈医生也给出了回答:

01

肝豆状核变性是绝症吗?

不是!正如上面提到的,虽然是遗传基因出了问题,目前的医疗手段还无法根治,但是,它仍然是可治之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02

得了这个病还能不能要孩子?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就是说不会每一代都会发病。

一般情况下,父母若表型正常,则他们都是杂合携带者(有隐性致病基因,但未发病),生育的子女中,不分男女,有25%的可能性会患病,25%为正常,另外一半为杂合携带者。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避免生育出患病子女,以达到预防的作用。

03

哪里可以进行相关检查?

医院都能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肝脾彩超等相关检查;但能做铜蓝蛋白测定,血清医院则不多。医院目前是具备肝豆状核变性的检查能力的。

医院还专门申请了肝豆状核变性的门诊特殊病认定和治疗资质,若有需要,可以预约神经内科的专科号进行检查咨询。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编辑:板栗图片来源:斗图啦、医生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纪轻轻就口齿不清肝功异常医生这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