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张玥洁方迪龙
70岁的杭州任大伯,看上去精神挺好,但是这么多年,一直有个小“瑕疵”。
30多岁的时候,他就发现腿上“青筋暴露凸出”,不痛不痒,他从来没在意过,还给自己的症状起外号叫“小蚯蚓”。
年纪越来越大,当初的小“蚯蚓”也一点点长大,以前还只“爬”在小腿上,后来就连大腿都好像皮肤里被塞进了几团棉花,形状可怖。
家人很担心,医院看看,可脾气有些倔的任大伯不肯:“我的腿除了有点痒之外,没有什么大碍,医院的程度。难看是难看了点,但我天天穿长裤,你们急什么?”看到老爷子这么坚持,家人也不怎么提了。
最近,任大伯潜伏在腿上几十年的“蚯蚓”和“棉花团”症状更严重了。
除了腿部时不时感觉沉重、乏力、肿胀之外,还渐渐出现了色素沉着、皮屑和溃烂。
到了这程度,大伯才感觉害怕,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血管外科就诊。
经主治中西医结合医师方迪龙诊断,大伯被确诊为静脉曲张,并且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的严重程度。
当天,任大伯就做了手术。第二天他就能下床走路了。3天后,任大伯出院。
方医师介绍,静脉曲张极易被患者忽视。该病一般30岁之后出现早期症状,但之后十几年,患者仍可能感觉不到明显不适。一旦出现不适,如皮肤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硬结的情况,往往已发展到皮肤营养障碍,还可能导致发炎、溃疡、出血,患者还会有肢体酸胀、沉重和疲劳的感觉。
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长时间久站、久坐的人是高危人群,应随时注意变换姿势。
常跷二郎腿,小隐静脉很容易受到压迫,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导致静脉曲张。所以,二郎腿翘一段时间应变换坐姿。
不要天天穿高跟鞋,尤其是已经有静脉曲张的患者。
便秘、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会导致腹压升高,增加静脉曲张风险。所以,要注意保持排便通畅,戒烟酒。
肥胖人群易患静脉曲张。超重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定期检查。
方医师建议,白天穿医用弹力袜是一种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另外,静脉曲张患者睡觉时可把双脚垫起15度左右,促进双脚血液流动,以舒缓静脉压力。不过,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法,即使要做手术也不用怕,疤痕几乎看不出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