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的乌兰厅长医院视察工作,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如果你走了,这儿就没有蒙医了,希望你能留下来。”
他是谁?他就是玉泉区蒙医承上启下的传承者,是大召寺、席力图召等僧人信赖的坊间名医,他医院50多岁的主治医师——乌汗毕力格。正值民族医药发展机遇来临,当时有着更广阔天地去发展的毕力格大夫,放弃自医院的邀请,毅然决然留医院。
玉泉区蒙医在内蒙古一直有着较高的影响力和地位,其发展壮大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几经周折,命途多舛,甚至几乎一度断了传承,能够延续发展至今,与无汗毕力格大夫有着难以割舍的因缘……
毕力格父亲嘎啦登带队学习实践
缘起五当召,情定玉泉区
毕力格大夫的父亲名叫嘎啦登,土左旗人。9岁出家,在土左旗朱尔沟村全化寺出家一年,又到喇嘛洞修行一年,之后就来到包头五当召庙学习蒙医学知识,直到全国解放后,新中国成立伊始,嘎啦登创建了五当召卫生院,担任院长,凭借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当地极负盛名。
据悉,蒙医和藏医理论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嘎啦登院长在五当召修行期间,认真研习了多部藏文、蒙文的医学典籍,一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请教庙内高僧。50多年来,嘎啦登院长根据当地居民和牧民的生活习性,沿袭部分藏医的医疗技术,将蒙医和藏医有机结合,综合各方面情况改良后,总结医治经验,创新的利用药效相同或接近的本土药草,代替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地区草药,有针对性的写下诸多心得和药方,为后来当地蒙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毕力格大夫精湛的医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父亲早年就诊
毕力格大夫说:“我除了后天的学习进修之外,医术主要基础传承于父亲。他一生勤俭敬业,救死扶伤,深深感染了我们。医院妇产科任主治医师,二姐在内医院病理科任主治医师。从小我就想着将父亲的医术传承下去,将民族医药推向世界,让其发扬光大,这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我的使命。”这大抵就是毕力格大夫没有因更好的发展机遇而离开玉泉区的原因吧。
父亲早年学习的藏文医典
据毕力格大夫介绍,玉泉区的蒙医发展和玉泉区的悠久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蒙医原生大夫大都当过喇嘛,来自大召和席力图召等庙宇。过去医院,医院,蒙医大夫主要以莎拉布老大夫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呼市成立了蒙医研究所后,将他们全部调到呼市中蒙医研究所,玉泉区就再没有蒙医了。年,毕力格大夫毕业后医院,后来国家重视中蒙医,医院成立了蒙医科,毕力格大夫在这里一待就是近30年。先后医院乌兰厅长的成立的五疗科科室,医院,北京医院等地多次学习进修,年蒙医全科医师毕业,又于年10月至年10医院进修培训一年。
毕力格大夫学习的蒙文医典
毕力格大夫在医学研究领域没有止于现状,工作之余仍不断充电学习,钻研中医,提高蒙医,使自己的职业技能不断丰富、提升和拓展,成为医院的学习楷模和标兵。
精医有专,诚医有爱
“我在饭店里打工,静脉曲张后就做不了了,站着都疼,更别说干活了,只能在家躺着。毕力格大夫给我扎针,还放血(静脉),前后调理一个来月,现在下地干活都没问题了。”身穿蒙古袍的伟花断续着用不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
据了解,蒙古族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基本是用草药、针灸、推拿、铜罐、放血等疗法治病,同中医学一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部门承认的一种医学方法。在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炎、肺炎、关节病、胃病、老年病、鼻炎以及社会焦虑引起的失眠症等有独到的效用。
八十多岁的纪秀珍说:“我年纪大了,毛病多,五六年来,有个小病大症就来这里。毕力格大夫给开的药量刚好,吃上就有好转。我们老头子也说,以后就来这里看,哪也不去。”
原来,周边各盟市、旗县,如锡林郭勒盟、四子王旗的牧民,乃至新疆、蒙古国等各地的维吾尔族、蒙族、满族等各民族患者都有慕名前来就诊,均获得不错的疗效。
医院医务科副主任王芙蓉说:“毕力格大夫性格内敛,工作沉稳踏实,生活宽容大度,勤钻研爱学习。尤其蒙古族患者对他特别认可,大都是慕名前来。医院有义诊、急救活动,他都会主动请缨。”
医院在达赖庄村有周期性对口帮扶活动,村内有部分村民由于日常饮食习惯不太好,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和失眠症患者比较多,医院就诊,且多为贫困群众。医院*员代表主动去帮扶救助,为老人义诊送药,还在过节时亲自登门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同时也对救治过的病人回访探望,查看恢复情况,提醒纠正病患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毕力格大夫介绍,过去医院都面临改制,乌兰厅长为了恢复民族医药,取消中蒙医合并,让各相关单位成立自己的蒙医科室。蒙医科室成立之前,没有药,没有人,他就自己找草药自己干。
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利于更好地减少日益增多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新的医学问题,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更好地满足各民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趋多元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指出:“把民族医药纳入大文化范畴中。”蒙医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蒙医传承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正如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陇原千里之行中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源。”
毕力格大夫说:“我们的责任是系统整合传统疗法,使之发扬光大,并获得新生机和活力。”数十年来,以毕力格大夫为代表的玉泉区广大医师和医务工作者不负使命,牢记重托,争做健康中国、健康内蒙古建设的坚定推动者,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守护者,全面深化医改的自觉践行者和医学科技创新的不懈开拓者。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优质的服务,书写出无愧于医者的精彩篇章,奋力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泉媒体记者:崔峻峰云晓宇实习记者:张晓)
编辑:杨文静王琛琛
复审:*金星
终审:*